瑢瑢與小米.jpg 

花博,比較世博與花博人機介面,說實在的連"上海企業聯合館"都比夢想館還炫.

上海企業聯合館.jpg 

但因為行前有先看過"文茜小妹大"的花博專題,在了解"未來館"的設計理念後,到現場去親眼目睹這些設施,心裡卻有很多的觸動....這是世博無法給予我的感動..當一天的刺激感過去後,兩相比較,只有花博會在心裡迴盪........這是我們常說的台北的硬體比不上大陸的一線城市,但即便上海的軟體卻落後台北兩個世代又一個例子......但是大家真的看得出花博門道嗎?我將Youtube文茜小妹大的花博專輯逐一分享給大家,希望大家去看花博時,都能去體會花博之精緻而不是看熱鬧喔~(一起變成昆蟲去遊覽花博吧)

花博夢想館.jpg

以下全是新生公園區的展館, 依照新生公園的順序介紹,讓大家去掛花博時可以逐一驗證


10/09文茜世界週報/花博新生公園 迎賓大廳生態細膩

全世界最綠色的城門,城門邊就看的到花圃

花博新生公園的路口插滿四萬跟回收筷的巨大裝置藝術

迎賓大廳是用新竹疏伐的柳杉之稱出的頂篷,家ˋ構出台灣的森林意象

迎賓大道的步道是用回收的木幹組成,可以將雨水滲透志地下再回收來灌溉植物

記念品商店是用回收的工業紙筒堆砌而成,通風.時尚而節能

不同材質的小休息站,看看你喜歡哪一個感覺,窩在裡面,享受一個屬於自己的休憩時光

星巴克咖啡用的是迪花街的花布來布置,看起來像一個大大的充滿創意的蒙古包

未來館可以由熱帶植物->沙漠植物->溫帶植物->最頂端的玉山的溫度生態區,這裡生長的是你攀登到玉山頂峰才會看到的寒帶植物(這一區一定要跟著解說員喔,否則就只是瞎子摸象,可惜了)

外來館的門打開後,基隆河的風會灌入館內,達到降溫的功能

北京水立方用的ETFT薄膜也,透光又輕約為玻璃的1/100重量,降低建築的材料需求量



1002文茜世界週報/驚豔花博夢想館 科技創意的美妙體驗

整個花博主體場館裡頭,人最驚艷的其中一個是夢想館,這個夢想館,它結合了非常多工研 院,開發的高科技的技術,人可以帶著一朵花朵,花朵在你展覽的過程中,它會不斷的成長 ,而且裡頭還有繪本畫家,幾米的夢想劇場,可以說令人驚豔的結合一個繪本、工技藝術, 還有相關科技的最好的一個場館。

在花辦迷宮,選取你的芽比,你的化身螞蟻就會跟你相互連結

有65寸直立式3D立體顯示器,揮揮手,花會吸收你的能量,與你互動

360度的環型螢幕讓你御風而行,飛天入地

工研院利用UWB技術,不用接觸你,就可以感應你的呼吸與心跳.小樹會感應你的呼吸與心跳而成長,開花

旅途的終點可以看到你的芽比長成哪一種花卉,服務人員會把他印出來送給你帶走




1002文茜世界週報/花博新生三館 自然生態體驗新地標

花博新生三館是難以形容的,說不出它究竟是什麼形狀,建築師的良苦用心,不是只為花博 設計好看的地標,而是要把綠意 生態和對自然的尊重,留給市民和大地 成為「體驗的地標」,整個建築物的造型它是很流動的 ,就是說我們到一個公園來蓋房子,不會說我建築物一定要長什麼樣子, 而是這個環境允許我們,做出什麼樣子的一個建築物。

不用混擬土其實是很辛苦,破壞土地太容易的,用怪手挖一挖,混擬土道下去就好了,未來館卻是為了數目而轉彎,不破壞原有的樹木,而形成一個不規則狀的建築

木材來自永續經營的林場,且使用台灣的樹木,降低碳足跡

不要小看你腳底的路,那是連鎖透水磚,底下是碎石讓雨水可以滲透而下,可以蓄洪,而出太陽時,水蒸氣又可以蒸騰而上,不會有熱島效應,是一種可以呼吸的工法

北投圖書館員式設計師的綠建築大座,但未來館萬出更大一步,屋頂的氣象站會回饋給電腦,由電腦決定該開窗,該開風扇,還是開冷氣

綠色的屋頂讓施工時被嚇走的小動物,又通通歸隊

來看看甚麼是建築與植物的舞蹈




10/09文茜世界週報/幾米夢想劇場 花博夢想館大驚喜

鐵捲門打開時,是夢想與現實共生並存的時刻

世界上各式各樣的角落,都是值得我們關注的

世界最角落最角落的地方,其實是心裡面那一個綠意盎然的小花園




10/17文茜世界週報/花博養生館  千百歲高齡盆栽輪番展示

日本人最喜歡的就是養生館

這一次台北花博會裡頭,特別有一個館稱之為叫養生館,養生館裡頭所有的盆景,年歲都比 我大,有的60歲、有的100歲,它們經歷了許許多多的世代,那麼如果你把它的數目, 不要看成實景,把它用鏡頭放大,看起來就像一棵大榕樹,每一棵盆景的價值都是千萬元以 上,而在這整個養生館的前面,是一個英國式的庭園,在它的後面,則是中國禪寺的五行庭 園。

日本的國寶級大師來看,越來越佩服台灣人的創意




10/16文茜世界週報/林安泰古厝再生 花博新生公園花茶殿

這座台北市內首屈一指的林安泰古厝,原本位在大安區四維路一百四十一號,是在清朝乾隆四十八年左右(一七八三年),由原籍福建泉州府安溪縣的艋舺商人林回出資興建,聘請八十位唐山師傅和兩百位本地工匠參與修築工作,而因林家商號叫做「榮泰號」,再合併原先的大安(偉大的安溪)地名,古厝落成後遂取名為「林安泰」,後來到了道光初年又再度予以翻修,前後歷時五年,成為目前所見的格局。

林安泰古厝為明清閩南典型的「安溪厝」四合院建築,燕尾屋脊線條非常流暢,進身採前低後高、步步高升的設計,據說,這種設計有利於日照通風。

林安泰古厝院埕地面鋪的是紅普石,為當年大陸商船渡海來台時放在船艙底部的壓艙石,不會長青苔又可防滑,遂成為有錢人家爭相採用的地板材料。

古厝的屋身建築,則是採用從「唐山」進口的高級福州杉及觀音石,牆壁以紅磚、土磚、桂竹筋及蘆葦莖編織成體,再覆以泥土,並用石灰加以粉刷而成。此外,古厝大都使用榫接的方式,讓木料不至於太快腐朽,並大量利用斗拱的設計,做為防範地震的機制。

正廳神龕上雕的老萊子娛親、三羊開泰、堯舜禪讓等圖案,以及格扇門上雕的三百朵形容各異的花兒,無一不是精緻的藝術作品。

門廳外還雕有飛鳳雀替與蓮花吊筒,正門左上枋刻有琴、棋、書、箏等文房器物,右上枋則刻有官印、令旗與盔甲,象徵文武雙全,通橢刻的是桃子、石榴、荔枝和佛手,喻義長命百歲、多子多孫、富貴以及吉祥

 

PS:以上影片與內容轉載自Youtube,用意為讓大家了解花博,若覺不妥或侵犯著作權,請告知,將予以刪除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inx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